隔膜领域的高段位玩家!看东丽如何与LG联手实现专利全方位布局

发布时间:2021-01-18 作者:TP情报员 来源:TP情报社 阅读量:1413

在之前的文章《一口气起诉三家企业!究竟是怎样的先发优势让LG化学成为锂电巨头?》(⬅点击阅读原文)中,我们解读了LG化学专利侵权诉讼案中的3项涉案专利,并分析了它的研发路径与布局思路。

 

而作为LG化学的日本合作伙伴——东丽公司,其在湿法基膜原料研发领域的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

 

本期我们就从东丽公司的湿法基膜研发技术布局思路与LG化学合作的策略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分析。

 

 

01  东丽基膜原料研发路径

 

 

 

1、聚丙烯基膜时期

实际上,东丽公司对于基膜的研究从1987年就开始了,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将聚烯烃引用到当时铅蓄电池的隔膜中。

 

 

图片

 

 

因为早期主要解决的是隔膜里易老化、易触变及不易挤出的问题,所以东丽选择了用聚丙烯基膜作为最优的方案,同时还能够调节结晶度。

 


2、掺杂共混改性时期

随着锂电的开发,东丽公司发现PE(聚乙烯)也可以作为湿法基膜的原料,因此在2005年到2012年,东丽公司开始着手对PE的各种掺杂改性。

 

图片

 

 

通过不同的聚丙烯共混,助剂和PVDF的改性手段,使得孔隙率、高温稳定性及透过性能等,并且通过不断去调试关键参数,最终达到平衡。

 

 

3、分子量调控时期

 

从2012年开始,东丽公司开始从聚乙烯本身的分子量分布、含量等进行调控,进而提升基膜本身的耐热性、透过性强度等。

 

 

图片

 

 

随着时间的演进和改变,并且方向不断划分界限,东丽最终得到了SETELA这样成熟的商业化产品。
 



另外,在进一步梳理东丽公司的专利时我们发现,它在隔膜制备工艺过程中布局了大量专利。原料本身的专利、混合方式、轧制及拉伸等等步骤,都有相应专利的生成。

 

 

图片

 

 

通过对东丽公司技术脉络的梳理,我们有一个大致的感受:无论是东丽公司,还是文章开头提到的LG化学,它们都是对锂电隔膜领域的产品进行多维度的拆解,形成各种子项目,然后针对子项目的各个环节所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进行细化研究。
 

 

 

 

02  东丽的布局思路

 

 

在权利要求的布局方面,东丽公司实际上是参数、表征、结构和形态的践行者,并且相比于LG化学来说,东丽公司的权利要求表达显得更加隐晦。

 

图片

 

这份权利要求实际上要解决的是薄型化密合的问题。如果按照一般的写法,可能会这样写:强调透气性参数或者是薄型化的参数,再配上简单组成。

 

然而东丽公司却有着比较高明的的写法:满足该范围内凸起的个数,1平方厘米凸起的含量个数,以怎样的形式分布。强调的是凸起的大小、高度及数量等。实质上东丽是通过侧面角度去描述密合性的影响。

 

 

图片

 

第二篇专利描述的是透气性和耐热性问题,它对于耐热粒子的描述采取的是非常自定义的参数——异性度。通过参数来表征结构和形态,落入在参数范围内的能够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这篇专利的撰写涵盖了现有产品中的特征,只是没有采用这种参数进行测定;同时隐藏了真实的技术机密,告诉呈现的结构形态,隐藏了如何呈现这些结构和形态。这是东丽公司布局思路中比较厉害的地方。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东丽是LG化学的日本合作伙伴,那么来自涂覆领域的LG化学和来自湿法基膜领域的东丽公司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03  东丽和LG合作策略

 

 

图片

 

图中的紫色区域是东丽与LG合作申请的专利。东丽在涂覆技术上与LG深度合作,通过这批专利的引入,使得东丽在聚合物涂覆和粘合剂+填料粒子涂覆技术的布局更完善。

 

它们的合作不仅涉及前述粘合剂聚合物和填料粒子的改进,还增加了涂层整体组成形态,功能性添加剂、无机颗粒改性以及复合涂层等研究方向。

 

这也让原本只擅长湿法基膜特定领域的东丽,逐步向外去延伸,最终在涂覆领域也具有了较强的研究和专利布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