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知识产权中产品侵权的风险管控策略

发布时间:2021-08-11 作者:邓超 来源:超凡知识产权公众号 阅读量:1026

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企业的核心产品在制造、销售过程中面临侵权风险时,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使得企业在面临产品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时能有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

 

一、构建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

通常情况下,基于企业的核心产品,可以从专利角度构建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可以包括核心产品的具体组成元件,技术结构可以包括核心产品的制程、结构设计等。一般来说,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可以通过矩阵图的方式呈现,从而展示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对应关系。于企业而言,通过梳理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可以掌握核心产品的技术细节,从而作为专利风险调查的基础。此外,建立清晰的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还可以作为专利检索、分类、分析依据,作为产品技术研发资源配置基础,作为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基础。当然在此过程中,围绕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需要持续掌握特定专利权人的专利布局,以及随核心产品及技术发展持续更新核心产品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

 

二、梳理核心产品的专利风险调查分析流程

作为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核心产品专利风险调查分析流程可以包括:(一)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拆解和定义;(二)关键字确定及专利检索;(三)专利判读及关联度分类;(四)高关联及风险专利确认;(五)高风险专利的比对分析。换句话说,整个专利风险调查分析流程包括了产品分析、专利检索分类、关联度筛选、风险度筛选以及高风险专利比对分析

其中,对于潜在的目标专利的关联度,例如可以依据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及核心产品,分为高关联、中关联和低关联。而风险专利则往往可以依据潜在的目标专利的法律状态,分为有效、申请中和失效等。

对于上述(五),即高风险专利的比对分析,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法条及权利要求解释依据,如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又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若干规定。其次,在进行比对分析之前,需要拆解权利要求的组成元素,通过目标专利的说明书、相关法条、审查历史、工具书等手段解释权利范围。最后,将核心产品与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核心产品是否落入目标专利的保护范围。

 

三、制定核心产品的专利侵权风险管控策略

(一)建立风险专利有效性分析及证据组合、预防措施

在这里,可以从法律面、技术面以及商业面建立较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法律面:分析风险专利是否因程序瑕疵而不可执行、是否因不具备专利性而应被宣告无效且准备相应证据,同时,在适当时机提起专利无效请求。技术面:研发人员进行回避设计并与IP团队确认评估回避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对回避设计进行合理的专利保护。商业面:从专利地域布局缺失调整产品供应链及产销链、考虑是否购买专利以增加谈判筹码,或直接取得专利授权、交叉许可等。

 

(二)持续辨识专利侵权风险并规划管控方案

为了持续辨识专利侵权风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依据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规划,增加专利调查区域;2.随核心产品技术发展,更新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3.依产业、市场动态竞争关系,调整目标专利权人的范围。

 

(三)将专利风险管理机制融入至产品技术研发流程

如何将专利风险管理机制融入产品技术研发流程,通过专利分析服务于产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1.依据产品技术规划,筛选并辨识高关联与高风险专利;2.根据高风险专利权利范围及技术特征,作为回避设计与流程控制点核查项目;3.善用已失效专利技术方案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费用,加速产品上市;4.持续监控高风险专利法律状态,确认专利风险存续与否,以及对核心产品影响范围。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优势,有效抢占市场,就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应对专利侵权风险的管控策略,从而在为产品保驾护航的同时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以上观点仅供大家交流和讨论,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疏漏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