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周报 | 又是科创属性问题!多个企业发明对应营收占比被关注!(0517-0523)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谈科创论知产 来源:谈科创论知产 阅读量:1281

“科创早周报”专栏每周一期,每周二早上8:00发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周科创板又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事儿~

截止到2021年5月23日,科创板总计申报企业564家。其中,终止115家(含终止注册、不予注册),上市企业281家。上周,新增受理企业3上市企业7家,终止企业4家

 

上周科创板信息短播

1.多个企业发明对应的营收占比低,科创属性被质疑

2.又一医疗器械企业在IPO期间遭遇专利侵权诉讼

3.一周内新增4家企业“折戟”科创板

4.AI企业传神语联二闯科创板,2020年营收大幅下降

5.海创药业冲刺科创板:花2.6亿买“自己的”研究成果?

 

一、上周新增上市企业1家

、审核状态及问询材料更新企业29家

多个企业发明对应营收占比低,科创属性被质疑

上周,中科英泰披露了二轮问询及答复,其中首个关于“科创属性”的问题引起我们重视。审核机构关注到,企业大部分发明专利对应的业务收入近年来占比均不到5%,请企业结合相关情况,说明核心技术的先进性问题,是否为通用技术等。

 

图片

来源:中科英泰二轮问询答复

 

图片

来源:中科英泰二轮问询答复

从答复来看,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点描述、是否行业主流技术、技术门槛高低、核心技术发挥的作用及价值,以及与行业主流技术指标对比等方面,来说明核心技术先进性。企业并未一一说明哪些核心技术有先进性,哪些为通用技术,也未针对大部分发明对应产品营收较低的情况做正面回应。但在答复最后又突然披露“部分核心技术为通用技术的风险”,实在是令人疑惑,那些先进的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发明专利呢?到底先进在哪里呢?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上周另一家企业科惠医疗的问询中。针对企业曾受让部分产品类发明专利的情况,审核机构要求企业结合专利附图,逐一分析在售产品与专利是否一一对应;以及产品类发明对应产品营收占比10%左右,而多数发明集中于和设备、材料类,如何体现企业技术先进性。

除此之外,早在3个月前,一家选择50项发明例外科创属性指标的企业——安徽森泰,也被问询为什么装配式建筑产品类业务营收占比较低,但半数以上的发明专利都与该类业务相关?(点击超链接查看详情)

那么,从近期审核机构的关注重点以及过往问询来看,我们再一次向各位创新企业强调,科创属性中“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这一指标,本质在于要体现企业的“科创属性”,其绝不仅仅只关注5项指标这一“形式”上的数值,甚至不仅仅只关注专利与主营的对应性,更深层次的关注点在于这5项专利如何能从“实质”上合理表征企业的技术具有先进性

那么,关于科创属性中的发明专利指标,审核机构都会问什么?“谈科创论知产”公众号内回复“发明指标”,阅读我们之前总结的审核机构关注点。

 

又一医疗器械企业IPO期间遭遇专利侵权诉讼

科惠医疗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骨科医疗器械产品,于2020年9月申报科创板。不料在2021年1月6日,企业首轮问询答复期间,大博医疗以科惠医疗侵犯其6项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提起诉讼,索赔额总计约3000万左右。

在二轮问询首个问题中,审核机构要求发行人补充披露上述诉讼事项的具体情况、目前最新进展,以及涉诉专利和技术是否在发行人产品中使用、是否为发行人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对发行人的具体影响等。据答复披露,发行人已对所有涉诉专利提起了无效,相关诉讼目前均被裁定中止;并认为原告胜诉机会小,即使败诉涉及产品营收占比小,赔偿额低等。

截止到目前,科创板医疗器械领域申报企业总计50余家,在IPO前/中/后披露遭遇知产诉讼的企业已有11家(包括此前因涉诉而主动撤回的企业安翰科技),每5家企业就有1家企业遭遇知产纠纷。

 

、新增终止企业4

一周内新增4家企业折戟”科创板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干式真空泵、真空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企业2020年12月闯关科创板,历经一轮问询之后主动撤回。在科创板首轮问询中,针对企业科创板定位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交所重点要求发行人说明:各生产环节涉及的核心技术,产品竞争优劣势;所属行业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合理性;获得国家重大奖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与发行人主营业务、核心技术的具体关系;共有专利权利义务划分、收益分享情况、与发行人的核心技术的关系、在发行人主要产品中的应用;2018年以后没有申请发明专利的原因,是否存在重大的技术迭代风险,技术保护措施是否健全完善等。

上周另一家“失利”企业瑞博生物,同样也是去年底受理,历经一轮问询后主动撤回。企业致力于开发小核酸药物的创新型药物研发。关于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审核机构重点关注:企业具有高校及同行业公司的任职经历的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潜在风险;企业多项技术涉及技术许可/专利转让的情况,需补充披露核心技术平台与专利的对应关系,是否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已具备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等的充分依据;2016年9月之后无新增专利申请,已授权专利远少于正在申请专利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其他两家终止企业分别为: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轮问询)和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披露问询)。

 

三、新增受理企业3家

AI企业传神语联二科创板,2020年营收大幅下降

传神语联主营业务为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语言服务。于2019年11月首次申报科创板,历时近九个月共3轮问询答复之后因主动撤回而于去年9月终止审核。本次时隔8个月,二度申报科创板。

在科创属性方面,由于企业最近一年营收下降,未能满足科创属性中“4项常规指标”中的营收指标,而选择“50项发明”例外条款,主要依据是“公司已取得 91项发明专利,全部与公司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相关”。

回顾传神语联首次申报的情况,针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审核机构重点关注了发行人专利质押情况及重大不利影响等风险;行业定位是否准确;主要发明人的专利占发行人专利总数的比重均超过20%,但未被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的原因;竞业禁止发行人核心技术人员在发行人的研发活动是否存在违反前任企业签署之协议的情形等问题。

海创药业冲刺科创板:花2.6亿买“自己的”研究成果

5月20日,海创药业科创板申报获得受理。资料显示,海创药业是一家基于氘代技术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等技术平台,以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Best-in-class、First-in-class药物为目标的药企。

海创药业表示,其核心产品仍处于临床阶段,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截至2020年末,其累计未分配净亏损3.88亿元。报告期内,海创药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上市申请,其研发费用分别为4893.45万元、1.16亿元、4.29亿元,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投入研发。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拟科创板上市企业,海创药业还有部分项目成果来自于第三方。2016年,海创药业曾将其HC-1119项目在中国境内唯一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体授权给四川海思科。合作过程中,双方各占项目收益的50%,以四川海思科向海创药业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进行项目权益分配。2020年,海创药业与四川海思科签署解除协议,四川海思科将原获授HC-1119项目的相关成果以2.6亿元的价格转让海创药业,分三期支付(参考来源:财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