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周评 | 传神语联二度撤回IPO,不影响它成为我们的学习素材(0704-0710)

发布时间:2022-07-11 作者:谈科创论知产 来源:谈科创论知产 阅读量:1114

截止到2022年7月10日,科创板总计申报企业818家。其中,终止182家(含终止注册、不予注册),上市企业435家。

  • 上周科创板信息短播

1.终止1家:传神语联

2.上市3家:思科瑞(688053)、奥比中光(688322)、凌云光(688400)

上周,在2020年已撤回一次科创板申请的传神语联再次撤回。撤回原因也许和被举报的内容有关,我们不做过多猜测。

本期,我们要探讨的是,在人工智能企业纷纷谋求科创板上市的大浪潮下,企业如何更好地说明自身科创属性。纵观传神语联两次申报共六轮问询答复,其多项问题涉及科创属性。那么,它被重点问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一步步作答的?这可以成为众多人工智能企业的良好学习素材。

  • 人工or人工智能?

传神语联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语言服务商,其业务主要是在其语联网平台上,翻译人员或者机器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向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翻译服务。

翻译主要依靠人工智能or人工译员?这是审核机构连续两轮都在问的问题。其实质是在问,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用在哪了?用的多吗?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了?企业是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吗?还是靠模式创新?

在首轮问询中,企业答复:

1. 将各项核心技术与应用环节对应。

2. 强调并非单纯依靠人工译员或机器翻译来保障译文质量,而是通过综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少量人工干预的“过程控制”方式来保障翻译质量,并对翻译前中后“过程控制”涉及的技术和效果进行描述。

3. 采用核心技术使用前后,译前处理、产能资源对接、译中处理、译后处理和整体客诉率等量化指标的差异来体现技术运用效果。

4. 采用承担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发明专利108项,软著220项印证技术进行。

但这个答复仿佛还不能让审核机构完全满意,指出“技术实现、使用过程说明不充分,未提供充分外部依据论证技术先进性”等,于是相关问询延续到二轮问询,企业答复:

1. 结合实例介绍技术原理(申请豁免披露)。

2. 在前次技术与应用环节对应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作内容、技术应用描述、人工参与度、与传统翻译差异等对比内容,进一步强调核心技术的应用和作用。

3. 补充对两次第三方测试报告和测试机构的说明,再次强调相关指标测试、相关产品/服务比对测试结果;补充技术成果鉴定机构和相关专家介绍。

图片

传神语联第二轮问询答复

4. 强调技术应用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译员工作量。

5. 强调模式创新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与竞争对手在翻译产能、大数据、辅助翻译工具、流程智能化、技术成果、经营规模、客户满意度的等核心指标方面的优势。

点评:简单总结一下,在做技术先进性、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论证时,要充分考虑:核心技术是什么?用在哪?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效果是什么?和对标技术/产品相比好在哪?是否有相关指标数据支撑?是否产出相关技术成果印证?

  • 人工智能公司or 软件公司?

既然传神语联在做软件系统开发,那么,从科创板定位而言,企业到底是软件公司还是人工智能公司?审核机构在首轮提出上述问题。除了传神语联,很多做软件开发的企业也被问询类似的问题。

那么传神语联怎么答复呢?企业在答复中强调,业务实质属于典型的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并提供服务的软件企业。从产品角度,软件为基础服务形态;从技术角度,积淀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点评:这并非一道单选题,而是一道需要合理说明的问答题。而类似的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换个角度,也可以达到一致论证的效果。

  • 信息披露客观谨慎吗?

除上述问题外,很多企业在信息披露,尤其强调技术先进性、行业地位等时,存在不够客观谨慎的问题,而审核机构绝对是能发现这些不客观表述的。同样以传神语联的问询为例。

比如,企业说“在中国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语言服务企业屈指可数”。

问:具体多少家?

答:尚无清晰划分标准和权威排名,删除表述。

比如,企业说“工信部已将发行人评定为行业唯一一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部省共建)的企业级创建单位”。

问:什么“行业”?

答:企业是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类)中唯一一家面向语言服务行业的企业级创建单位,为避免误解,修改相关表述。

点评:可见,企业在做相关论证的时候,要相信审核机构的“火眼金睛”,避免夸大或混淆表述,注意内容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提供客观充分的依据等。